大理大学主页 |
您好,请 登录
 
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大理大学“艺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青春纪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在 ...
2025-9-22 1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 评论: 0
摘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在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在大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的统筹安排下,艺术学院法派39位师生组建2025年大理大学“艺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

活动概况:知行合一练本领  艺心向党边疆情

7月3日至9日,“艺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艳军领队,“艺心向党”辅导员工作室胡家瑄、陈光皓等全程参加,覆盖设计系、音乐系、美术系3个专业的学生,以“知行合一赴山海  青春执笔写振兴”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校企合作、理论研学、艺术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围绕核心主题,鼓励艺术学子投身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伟业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联合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光治水集团大理公司、大理三塔景区、漾濞石门关景区、湾桥镇政府、弥渡团县委、华硕e创志愿行动、中和国际艺术村等多家单位,开展访企拓岗、助力乡村振兴、弘扬抗战精神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纪实:扎根群众践初心  文艺铸魂传薪火

7月3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喜洲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感悟非遗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马传承人张仁华老师为师生系统介绍了甲木板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在白族生活中的文化意义。通过实地研学、实践激励艺术学子加快甲马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应用,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艺术导向,用艺术语言讲好云南故事、中国故事。同日下午,实践团学生走进光治水集团大理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生态治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成效,探究艺术和生态治理的路径。并围绕当前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探讨了“文旅+环保”交叉领域的潜在就业空间,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供了实践依据。



7月4日,实践团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安全教育培训。理论学习围绕“赋乡村新能  砺青春担当”等内容,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与青年使命,学习黄文秀、董桂林、邹玖霖等青年基层干部榜样。学生领队普熙冉在交流中谈到:有青年担当作为,有青春奋进中国,乡村振兴是青年学生施展才的舞台,大学生要将基层成为青春追梦的方向,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安全教育培训聚焦于保障实践全程安全有序开展,再次分析研制交通、财产及户外活动中的潜在风险。

7月5日,实践团先后赴中和国际艺术村与洱海科普中心开展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艺术与生态两条主线促进艺术学子在生态保护中获取专业灵感,进而挖掘就业市场。在中和国际艺术村,实践团聚焦艺术与专业的结构性互动,激活了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对话,将文艺作品赋予社会介入功能,用审美表达传递时代精神。在洱海科普中心,实践团从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双重维度展开学习。洱海治理工程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型样本,更体现出多民族地区在生态协同治理中形成的共同体意识。本次实践通过“艺术+生态”的双路径调研,深化了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彰显了实践育人在构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理论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7月6日,实践团赴大理凤羽镇与文学院实践团共同开展实践交流活动,观摩学习文学院在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面优秀实践经验。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学子围绕实践团要推进爱国教育、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开展交流,使家国情怀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座谈会结束后,两支实践团队一起参观凤翔书院,“艺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为文学院实践团献上文艺节目,青年们以实践相遇,以情怀相连,在交流中收获方法,也在对话中坚定初心。交流活动在欢声笑语与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实践团联合大理市文旅局、湾桥镇政府等单位在周保中纪念馆开展纪念活动,活动围绕“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复兴梦想”的主题,了解周保中生平事迹,通过敬献鲜花为抗战英雄寄以哀思,表达出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同日,实践团来到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队,通过参观营区建设、学习互动、文艺汇演、科普讲座等多种方式,提升实践团成员“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增强实践团对刀山火海逆行者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激发青年学子的奋进力量。



7月8日,实践团在大理三塔景区开展“文旅+艺术”主题展演活动,通过声乐、民族舞蹈、乐器演奏等多元艺术形式,为中外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文艺演出。演出精选《不忘初心》《唱支山歌给党听》《定风波》《如愿》《彩云之南》等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和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旅游景区的文化辐射力;推动艺术价值与旅游经济的双向赋能,将实践育人与文旅市场发展紧密贴合。



大理漾濞县石门关景区也称苍山石门关大峡谷,是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7月9日,实践团来到漾濞石门关,通过实地走访、文化服务等方式,了解地理风貌与“休闲养生+地理优势”的文旅发展模式,探索文旅融合路径,并为设计、美术及音乐等相关专业学生搭建起接触现实市场、激发创作灵感的实践平台,让艺术创作注入地域文化元素的艺术理念有了扎实依据。此外,实践团联合大理云上新天地疗养机构共同开展文艺惠民演出。音乐系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以丰富的节目展演吸引了游客与周边村民现场观看,文艺展演不仅丰富景区文化内容,也实现了“文艺下乡”的实践目标,推动高校艺术资源向基层流动。

 

艺术学院依托滇西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和人文旅游优势,将党建和专业建设融入社会实践中。下一步,将持续发挥“艺心向党”党建工作品牌引领,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

作者:胡家瑄
校对:李东静
责编:李瑞梅
初审:杨艳军
终审:段丽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招生咨询电话:

0872-2219887

学院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古城弘圣路2号 

电话(传真):(0872)2219887

邮编:671003

关注我们: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 滇ICP备2021003944号-7 |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366号